
香港, 2025年11月17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在機器人產業快速演進的當下,首程控股(0697.HK)正由傳統基礎設施運營商,逐步轉型為具備科技屬性的全新平台公司。其最新發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財報,不僅展現公司穩健的經營基本面,也清晰傳遞其在機器人產業鏈上的戰略路徑——從「投資布局」走向「應用落地」,並逐步構建可持續的長期成長能力。
一、業績保持高速增長,經營韌性進一步增強
三季報顯示,首程控股收入同比增長 30% 至 12.15 億港元,歸母淨利潤同比提升 22% 至 4.88 億港元。資產運營業務持續擴張,資產融通業務保持高收益貢獻,兩者共同構成公司穩定且可預期的經營底盤。
現金與理財資產規模達 85 億港元,資產負債率僅 31.5%,財務結構穩健,為公司佈局機器人領域的新投資與新業務孵化提供了充裕的「安全邊際」。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公司宣布未來三年實施 10 億港元股份回購,管理層以長期資金承諾進一步驗證對公司價值的信心。
二、機器人進入「投資深化+應用驗證」雙軌階段
不同於仍停留在技術展示或實驗室階段的市場參與者,首程控股的機器人布局已呈現「雙線推進」的特點:一端向上,深耕產業鏈投資;一端向下,完善應用場景布局。
(1)投資深化:產業鏈核心企業陸續邁入資本化衝刺期
首程控股透過旗下產業基金,布局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飛行機器人、智能感知等方向,並將資源集中於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近期重要進展包括:宇樹科技完成 IPO 上市輔導,有望成為 A 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雲深處完成股改,正式進入上市籌備階段;多家企業預計於 2026 年具備登陸資本市場的條件。
上述企業的資本化進程,將為首程控股的股權投資業務帶來結構性收益,並為未來利潤增長開啟新的空間。
(2)應用驗證:構建機器人大規模落地的「場景網絡」
為打通機器人從「技術」走向「商業」的通路,首程控股不僅在投資端深度佈局,更同步在消費端與城市端搭建應用場景網絡。例如:「陶朱新造局」機器人科技體驗店已於北京、成都及機場等多個地標落地,實現機器人「看得見、用得上、買得到」;「首程W」機器人直播間以即時展示與消費轉化模型補足線上觸達能力;
在教育、醫療、文旅等場景中推動自動充電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教學機器人的落地試點。
投資驅動與場景驅動的雙軌模式,使首程能在機器人產業早期階段形成「數據、用戶、需求」三類資源壁壘,奠定長線增長的重要基礎。
三、從高速增長邁向長期成長:2026 年將成為關鍵分界線
首程控股正處於從「業績增長」轉向「成長邏輯」的關鍵節點。
財務端,穩健的資產運營提供足夠安全墊;產業端,機器人業務的投資、應用場景與資本化進展正形成互相強化的正循環。
隨著宇樹科技、雲深處等核心企業進入上市通道,加上體驗店全國化布局、自動充電機器人商用化、人形機器人應用持續擴大,公司的機器人業務預計將於 2026 年進入「可量化貢獻期」。換句話說,過去兩年首程控股着力構建的是「基礎設施」;未來幾年,則將開始展現「長期成長性」。
首程控股以穩健財務與前瞻產業布局為根基,逐步形成「機器人投資+應用」的雙輪驅動商業模型。在行業即將迎來場景放量的窗口期,公司已處於結構性優勢位置。高速增長是現在,長期成長是方向,2026 年對首程控股而言,或許只是全新階段的起點。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