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依賴是「阿基里斯腱」,面臨中國巨大威脅

(SeaPRwire) –   週六,台灣選民將前往投票,決定台北是否應重啟其核電能力,因為在日益增長的中國威脅下,台灣面臨巨大的能源脆弱性。 

今年五月,在執政的民主進步黨 (民進黨) 於2016年承諾因應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的核外洩疑慮,於2025年前逐步淘汰核電後,台灣關閉了其最後一座核電廠——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安全專家此後一直發出警報,指出此舉使台灣在中國面前更加暴露,因為台灣高度依賴能源進口,嚴重依賴美國、澳洲、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等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 (LNG) 和原油。 

「台灣的能源依賴是其『阿基里斯腱』,」美國智庫 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 中國計畫高級主任兼高級研究員 Craig Singleton 在本月初一個代表團訪問台灣後的媒體電話會議中表示。 

他補充說:「北京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地利用這個問題。」他指出中國向台灣投射武力的容易程度。「中國可以利用其海上優勢、法律戰和網路工具來扼殺供應並測試台灣的政治韌性。」

根據 FDD 專家的說法,過去十年,台灣高達97%的能源需求仰賴進口,主要透過化石燃料選項,目前佔其能源使用的90%以上,而再生能源據報佔另外7%。 

儘管在決定與該替代能源選項斷絕關係之前,核能是一個強大的供應來源,提供了近 。

到2021年,該供應已降至約9.5%,到次年又下降到 ,然後在今年完全被淘汰。 

對於某些國家,尤其是在歐洲,隨著他們尋求減少對碳排放燃料的依賴,以應對日益升溫的氣候變遷疑慮,核能已成為一種解決方案。

但像德國等一些國家,由於對核外洩的擔憂,已採取 立場——正如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災難的毀滅性後果所見,該事故不僅影響了烏克蘭附近地區,而且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德國在2023年也 核電——但台灣正面臨德國所沒有的一些嚴峻安全挑戰。 

核電的一些反對者也指出,近年來的戰時情景已顯示出活躍核電廠周圍的安全風險——正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其對 的爭奪所見。 

但專家也認為,根據一份 報告,如果中國實施封鎖,台灣的石油儲備可能在數週到數天內耗盡。

因此,核能將為台北提供額外的能源儲存解決方案。

Singleton 認為:「在我看來,核能確實改變了這種盤算,在脅迫下提供了很大的連續性,我認為這確實使北京的策略更加複雜。」 

最終,他說台灣需要更好地多元化其能源需求,以更好地防範潛在的中國封鎖。

他補充說:「美國需要幫助台灣迅速多元化,減少對卡達等脆弱供應商的依賴,並可能為一場耐力賽做好準備,因為我認為這正是中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卡達與中國的關係及其向北京的大量液化天然氣出口。 

Singleton 指出, 證明是一個有用的案例研究,不僅是在札波羅熱核電廠的脆弱性方面,還在於入侵國家如何針對能源部門各個方面的脆弱性。 

Singleton 解釋說:「烏克蘭顯示,能源是破壞一個國家意志的最快方式之一。顯然,俄羅斯針對電力供應,以使城市斷電、破壞凝聚力並強迫讓步。我認為北京絕對正在研究這種策略。」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Previous post BexBack 推出無KYC 100倍期貨,祭雙倍存款獎金,因應聯準會降息提振加密貨幣漲勢
Next post Hunet Plus Secures Investment from Global Strategic Investors…. Accelerates U.S. and Global Market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