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一個「修剪樹木的故事」生動體現了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草根實踐

北京, 2023年11月1日 — 位於上海閔行區金都滬浩悅園社區附近的林蔭道上,有幾棵桂樹投下陰影。社區大門附近有三棵桂樹,上面分別掛有「退化修剪」、「深度修剪」和「常規修剪」的牌子,標示著每棵樹的修剪程度。

樹木修剪這件看似琐碎的事,以前一直是社區的長期難題,因為居民對此有不同的喜好和需求。喜歡樹蔭的人傾向較少修剪,而喜歡自然亮度的人則採取大刀闊斧的修剪方式,兩種相反意見經常在社區引發十年來的爭吵。

最近,上海報紙《解放日報》發表了一篇深入報導,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社區居民、管理人員以及相關城市規劃和綠化部門的共同努力,將一個看似琐碎的啷噹解決。

三棵樹連同上面的牌子,被譽為微觀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城市基層管理智慧的縮影。《解放日報》報導中的「樹木修剪」故事,也在上海其他社區中上演,專家表示這證明了我國在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加強基層治理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定義特徵,最好地體現在人民依法參與民主選舉、協商、決策、管理和監督等各個環節。

由吸引力變「障礙」

有一天晚飯後,金都滬浩悅園社區的部分居民聚在社區公園閒聊。人群中,一位老人似乎有些不滿,說:「又停止修剪樹木了,這次又出什麼問題?」

根據《解放日報》發表的文章,十多年前,社區豐富的樹木曾是吸引新居民入住此區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桂樹長得太高,遮擋住低層公寓的陽光。原本成功的綠化項目,因此變成一些居民的「障礙」。

「我們幾乎整年都看不到陽光,室內很暗」,有居民這樣說,其他主張修剪的居民也有同感。

2018年,社區因樹木修剪問題「衝突」爆發。當時,上海政府出台三年建設上海社區美麗家園行動計劃。金都滬浩悅園社區因此獲得項目資金,業主委員會便提出修剪樹木的建議。

但修剪不到10棵樹後,項目便因居民投訴而暫停並最終擱置。有人說主要原因是「修剪方式隨意」。

參與過樹木修剪項目的王蘭華分析,「有些樹直接砍掉下枝,明顯偏離標準修剪方式。」

今年夏天,由於天氣炎熱,社區再次暫停樹木修剪,引發更多居民不滿。王解釋,2022年初,上海出台通知指出,居住區樹木修剪應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生長停止後進行,以避免極端寒熱天氣。

「工作人員在樹上很容易出汗脫水,樹木本身也難以承受,很快失去水分。」

社區業主委員會成員張超指出,「這個社區樹木修剪問題尤其敏感,一小問題可能引發更大問題。」

過去,大多數居民態度是支持修剪,但不信任社區業主委員會。

劉君麗現任社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她表示過去委員會在居民中聲譽不佳。「每做一件事,人家都說是想賺錢。」

委員會成員朱芳笑著附和,表示已經習慣聽到這種評論。

回到議程

2020年,社區開始新一屆業主委員會選舉,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成功組建新委員會。

重建居民與委員會之間的信任,只是第一步。劉決定從小事做起,先解決停車場秩序和垃圾處理等問題,「至少讓居民感覺委員會在做事」,她告訴《解放日報》記者。

成功處理這些問題後,委員會認為是重新提出樹木修剪的時機。由於社區樹木數量多、資金投入大,必須進行公開招標。起草方案是第一步,要求報價單位提供詳細計劃,讓居民在業主大會上投票選擇。

與居民溝通主要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實時更新,樹木修剪計劃也是業主接待日的重要議題。

在接待日,有居民表達反對意見。委員會便安排支持和反對者面對面交流,消除對委員會以此牟利的誤解。通常,原本反對的居民在聽取其他人的全面理由後,也會被說服。

為防止2018年的重蹈覆轍,張尋求朋友幫助,邀請專家實地考察,確定「哪些樹需要修剪,如何修剪」。

根據專家建議,委員會門口出現三棵示範樹,分別採取不同程度的修剪,並附有文字解釋「退化修剪」、「深度修剪」和「常規修剪」的含義。

開放傾聽

在兩次居民接待日,委員會登記表達意見的紙張達14頁之多,記滿了詳細筆記。

總結後發現,居民對樹木修剪的需求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因陽光不足、枝葉延伸至陽台或可能破窗而請求修剪;另一類則希望路邊有樹蔭,不希望修剪。

「如果一棵樹同時在路邊和延伸到居民陽台,我們會修剪陽台那邊的枝葉,儘量保留路邊的枝葉」,張說。

2023年4月2日,業主大會議程表決結果公布:支持修剪提案有1273票,占67.68%;反對150票,占7.97%,是大會通過率最高的議案之一。

逐步形成社區合作修剪樹木的共識。張尋求專家意見,找到一種適合當地的方法——深度修剪,本質上仍是退化修剪,但涉及更多枝葉的修剪。

Previous post MHIET Achieves Stable Combustion of up to 50 vol% Hydrogen on Single Cylinder Test Engine
Next post 香港舉行有關中國配置的ETF Connect機制的可能性和機遇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