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23年9月27日 — 由香港乳癌基金會有限公司(HKBCF)營運的香港乳癌資料庫(HKBCR),今天在記者招待會上發布了第15份年度研究報告。該報告旨在通過使用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自我檢測和篩查乳房X光造影(MMG),來更好地了解乳癌病例的臨床和經濟影響,這對香港的醫療資源分配和政策制定至關重要。
該研究利用HKBCF獲取的本地真實數據,發現每名患者的平均乳癌治療成本,使用篩查MMG檢測法比自我檢測降低了28.4%。這主要是由於乳癌分期下降和診斷時較少的癌症治療。在10萬人的人群中,從40歲開始實施使用篩查MMG作為乳癌檢測方法,長遠來看,總治療成本可節省7.746億港元。
2020年,有4,956名女性和32名男性被診斷患有乳癌,平均每週約有14名女性死於乳癌。應鼓勵使用乳房X光造影篩查乳癌,以補救這令人震驚的情況。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辦人暨聯合主席張寶兒醫生,說:「乳癌是香港影響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所有女性癌症死亡人數中排名第三。乳癌資料庫第15號報告的結果反映出香港的乳房篩查習慣令人不滿。在2006年至2018年間診斷患有乳癌並被納入HKBCF的19,719名患者中,三分之二的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中位數為52.2歲。在40歲及以上的患者中,66.7%從未接受過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定期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在同一時期2006年至2018年的分析中,82.3%的乳癌是通過自我檢測發現的,只有11.1%是通過MMG篩查發現的。強調篩查檢出率偏低,與世界乳房篩查趨勢存在差距。
為了了解自我檢測和篩查MMG檢測方法的臨床意義和經濟影響,報告包括對HKBCF2006年至2018年間診斷的15,144名合格參與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他們要么是自我檢測的病例,要么是篩查MMG檢測的病例,並且癌期和生物亞型沒有遺漏數據。
篩查MMG檢測乳癌在診斷時期處於較早期階段
在參與者中,13,502例為自我檢測的乳癌,1,642例為篩查MMG檢測的乳癌。香港乳癌基金會管理委員會成員暨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李國麟醫生強調,與自我檢測相比,通過乳房X光造影檢測出的乳癌在診斷時期較早。近81.5%的篩查MMG檢測乳癌病例在0和I期早期被診斷出,而只有約37%的自我檢測乳癌病例在這兩個早期被診斷出。
一項亞組分析考察了6,359例乳癌患者,其中5,817例為自我檢測的乳癌,542例為篩查MMG檢測的乳癌。李醫生補充說,使用篩查MMG檢測的乳癌患者整體10年生存率更高,估計為95.7%,而自我檢測乳癌患者為88.4%。
篩查MMG檢測病例的平均治療費用更低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蔡堅醫生進一步解釋說,乳房X光造影在診斷時期發現的乳癌分期下降,與自我檢測的乳癌相比,每名患者的平均治療費用顯著更低(降低28.4%)。根據HKBCF的數據,每例篩查MMG檢測乳癌的平均治療費用(361,069港元)低於自我檢測乳癌的平均治療費用(504,200港元)。
報告還包括一項額外的模擬模型研究。報告中將兩種乳癌檢測方法比較應用於一個由10萬名40歲平均風險婦女組成的模擬人群,估計有5,314例乳癌病例。在自我檢測方法下,模擬人群的估計總治療費用為24.021億港元,而在篩查MMG檢測方法下為16.275億港元。換句話說,實施篩查MMG作為檢測方法,從長遠來看可為人群節省7.746億港元治療費用。
乳房X光造影篩查早期檢測可挽救生命,節省治療費用
提到模擬模型研究的結果,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麗施醫生補充說,模型估計的10年死亡率在自我檢測下為14.5%,而在篩查MMG檢測下為8.9%。從40歲開始使用篩查MMG作為乳癌檢測方法,共節省了27,932個生命年,而如果推遲到50歲實施,則只節省17,723個生命年。除了節省治療費用外,霍醫生強調篩查MMG也可挽救生命並提高乳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應做更多工作以提高婦女對定期檢查的認識,並應鼓勵使用乳房X光造影有效篩查乳癌。她呼籲香港特區政府加強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並表示希望實施面向全民的乳癌篩查,以保護婦女健康;從而建立更好、更健康的社區。
「早期檢測可挽救生命。」霍醫生重申,同時敦促40歲及以上的婦女養成定期乳房篩查的習慣,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請點擊此鏈接查看活動新聞稿、幻燈片、公報和照片:
https://bit.ly/3ESR35m
關於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於2005年3月8日,是一家非牟利慈善組織,致力通過教育、患者支持和研究與倡導等方式,減輕乳癌對本地社區的威脅。其使命是提高公眾對乳房健康的認識,支持乳癌患者康復之路,並在香港倡導乳房健康教育和癌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