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23年9月27日 — 9月2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題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和行動》的白皮書。在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周年之際,中國介紹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基礎、實踐和發展,並為世界指明了更美好的未來方向。任何有興趣深入了解中國的人都會在其中找到啟發。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強調所有國家都應致力於全球和平與共同發展。在過去10年中,國際格局發生了快速變化。全球化進程面臨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導致情況發生了最初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快速變化。
人類社會現在面臨著「生死選擇」:是否進入持續對抗和分裂的惡性循環,還是尋求合作與雙贏的道路,最終讓70多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整個世界都在尋找答案。這也證實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高度前瞻性和前瞻性。
毫不誇張地說,這份白皮書是一份具有歷史性和全球意義的文件,就像它的主題一樣,關係到全人類的命運。儘管它是由中國提出的,但它並不僅僅屬於中國。它對人類未來提出的問題給出了莊嚴而深刻的答案,它代表了中國為世界提供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
這份白皮書約有2.2萬字,考慮到其分量,內容相對簡潔。它的語言非常凝練、精準和生動。儘管討論了深刻的話題,但可讀性很強,容易理解。我們強烈建議,不論國籍或種族,只要關心人類命運的個人都應抽出時間閱讀其原文。
事實上,自中國10年前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以來,它已連續6年被納入聯合國大會決議,以及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的決議或宣言。它已獲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發展中國家。
這個「共同體」也包括發達西方國家的參與和合作。無論一個國家的規模或財富如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個人被排除在外。它所倡導的更美好世界的願景也包括西方國家人民的福祉。因此,無論是發達社會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應為和平與發展的共同事業做出貢獻。
今天的世界已成為命運共同體,各國乘坐在共同命運的船上。小船無法抵擋風浪,只有巨輪才能抵禦惡劣的海洋。無論一個國家多麼強大,它都不能單獨主宰世界,必須參與全球合作。
正如白皮書所說:「這是一個緊密相連的世界。背離它的人將在其中找不到立足之地。」在這樣的世界中,真正能超越時間的力量包含在寂靜細微的思想中,就像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所展現的實際偉大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