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2023年10月17日 — 由華為企業業務教育解決方案專家黃宇撰寫
教育正日益智能化。教學、科研、校園管理和服務都在經歷深刻變革:
- 教學與學習活動已從使用傳統黑板轉向多媒體工具,從固定場所學習轉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從單向講授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
- 科研需要解決複雜的計算和分析任務,越來越依賴高性能計算(HPC)、大數據分析(HPDA)、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
- 大數據已成為校園管理和服務決策的基礎。管理者需要及時掌握各服務系統的關鍵信息。此外,服務模式也在從分散式轉向一站式,以提升教職工和學生的體驗。
面對概念和形式上的深刻變革,行業積極探索ICT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知識圖和大數據使學習更個性化,5G和雲計算使混合學習更便捷。科研對計算能力和存儲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些成功實踐激發了行業應用ICT的興趣。然而,分散建設、重複建設、數據孤島和過時的ICT基礎設施等新問題也隨之出現,嚴重限制教育改革。如何更好利用ICT升級和創新教育模式成為行業每一方的迫切挑戰。
利用ICT更新智能教育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堅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致力於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ICT技術融入整個教育過程,促進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創新。具體來說,華為的智能教育解決方案利用先進ICT提供智能互動、連接、平台和應用,支持客戶數字轉型。
- 改變教育理念並遵循國家戰略設計
數字轉型過程中,教育管理者需要制定總體規劃和高層指導方針,然後分步實施。在中國國家層面,《2021-2035年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第十四個五年計劃教育信息化規劃》等政策為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等設定了差異化的信息化目標。該等政策協調構建信息化環境,包括網絡、雲平台、內容和教育信息化標準以及相關政策和規章。大學和職業學院需要投入人力、資金等全面規劃信息化路線圖。基礎教育方面,小學和中學普遍ICT能力不足,教育管理部門需要牽頭提供更多平台和應用支持,使學校能專注於共同的ICT基礎設施建設。
基於ICT能力和行業理解,華為提出「數字教育社區」概念,旨在利用此概念構建全場景教育資源連接和聚合以及全維教育開放與協作。該概念將幫助鞏固全周期運維和持續演進,利用先進的雲計算、網絡、邊緣和設備技術。
- 「五個一」智能教育解決方案
華為構建了「五個一」智能教育技術架構:一屏、一網絡、一雲、一平台和一入口。
一屏是人機交互的終端界面,代表各種顯示終端,包括PC、平板電腦、數字化、會議終端、智能黑板和LED大屏等。在不同場景下,都有匹配的智能交互終端用於收集和顯示各教學主題所需的信息。「一屏」對智能教育而言,就像鑰匙對鎖一樣,開啟整個系統。
一網絡是基於新技術和應用支持教學、校園管理和服務轉型的網絡。現在網絡不僅連接手機和電腦,也連接物聯終端和智能設備。華為基於5G、光網和Wi-Fi 7等技術,整合有線、無線、辦公和物聯網絡,構建安全、穩定和智能的一體化校園網絡,提升服務系統的載荷能力和用戶體驗。
華為構建一個智能教育雲,利用統一標準和服務整合智慧學習、教學、科研、評估、管理和校園,構建智能教育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無障礙地學習。以此方式,教學質量可以大幅提升,為每個人提供同等質量的教育資源。
一平台是公共教育數字平台,支持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智能應用。它跨雲、網絡、設備和系統共享數據,打破數據孤島。該平台使教育服務靈活創新,並優化雲管設備協同,將物理和數字空間連接,提供更智能的教育數據服務和管治。
校園智能運營中心(IOC)和超級App構建在一入口,實現集中運營和管理。它兼作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一站式展示窗口。通過IOC,校領導可以掌握校園狀況並開展精細管理;後勤、安保、信息等部門可以享受更集中、自動化和智能的運營。超級App構建統一的智能教育入口,將人、事件和物聯接起來,讓用戶只需通過一個App即可方便訪問各種雲應用。大學可以基於超級App構建移動校園入口,為移動終端提供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全面服務,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的目標。
與行業合作 共同推動智能教育
至今,華為已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2800個教育部門、大學和研究機構。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強中的30多所大學選擇華為作為數字轉型合作夥伴。
展望未來,華為將繼續深入教育行業,靈活整合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技術與教育場景,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場景解決方案,通過數字轉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本文選自華為ICT Insights智能教育專刊。歡迎訪問華為官網瞭解更多內容: https://c212.net/c/link/?t=0&l=zh-Hans&o=3998534-1&h=2098240660&u=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