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老中商會主席姚斌。
北京 2023年9月21日 — 這是中國報導東盟的報導: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這一“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正式通車。截至2023年8月16日,這條跨境鐵路總共完成旅客運送2,009萬人次,其中中國段1,709萬人次,老撾段300萬人次,大大促進了中老兩國的港口經濟、跨境旅遊、文化人文交流。
僅僅兩年的運營時間,中老鐵路在推動雙邊貿易、發展老撾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中老泰鐵路的全線建成將進一步打通區域物流,開掘新的發展潛力。
為此,中國報導東盟採訪了老中商會會長姚斌。
中國報導東盟:中老鐵路意義重大嗎?
姚斌:中老鐵路的建成對老撾影響很大,在東南亞也起到了樹立榜樣的作用。以前,老撾只有3.5公里的窄軌鐵路,速度慢、噪音大、運力小。今天,老撾就坐在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列車”上,讓乘客享受平穩的高鐵出行體驗,實現鐵路出行方式的巨大飛躍。
中老鐵路的建成將促進兩國乃至泰國的旅遊業發展,吸引更多遊客。鐵路運營使出行更便捷舒適,不僅有利於旅遊業的長遠發展,也將加強中老泰等國人民的深入交流。
同時,中老鐵路運營也為貨運帶來了巨大便利。中老泰等東南亞國家之間有大量貨物運輸,如大量榴槤運往中國市場。過去依靠海運時間長,空運費用高,鐵路運輸則經濟實惠、速度較快,低成本和高速度有利於保鲜。還有一例是老撾鉀肥運往中國市場,過去依靠海運和公路運輸成本極高,鐵路運輸將大大降低成本。
老撾過去是內陸國,中老鐵路運營實現了其連通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徹底改變了老撾的物流結構和貨運方式。
中國報導東盟:如何發揮中老鐵路更大效用?
姚:我認為如果現有的單線鐵路改造成雙線,貨運和客運能力將大幅提升,經濟社會效益更好。
中國報導東盟:中老鐵路為老撾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機遇?
姚:中老鐵路對拉動老撾經濟發展大有作用,我舉幾個方面:第一,鐵路連通中老泰,有助老撾拓展與中泰經貿合作;第二,有助平衡中老貿易,過去中國工業品輸老,老撾農產品如水果木薯輸華,鐵路運營使更多老撾礦產資源可輸華深加工,平衡兩國貨物貿易;第三,有利農業發展,鐵路運營吸引更多人來老投資農業,不僅種植,也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創造就業、增加稅收、獲得外匯。鐵路使老撾成為重要交通樞紐,機遇無限。
中國報導東盟:在老撾投資更多的是中國還是東盟國家?
姚:老撾與中國是山水相連的鄰國,老撾依託這個地理優勢,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通道或跳板。我認為,在老撾投資的各國中,中國投資者最多,遠超其他東盟國家。中國投資者有強大市場作為後盾,如中國市場對農產品需求量較大,企業家可以從老撾進口;同時,也可以通過鐵路將中國汽油柴油運到老撾,滿足老撾能源需求。
中老鐵路建成將促進老撾經濟整體發展,我的老撾朋友也說喜歡新鐵路,它成為中老合作的亮點。現在許多人意識到中老鐵路是快速、安全、舒適的出行方式,不再擔心山路險峻、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中老鐵路已大大提高當地人員流動性。
中國報導東盟:“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您如何評價10年來中國與老撾及東盟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取得的成就?
姚:10年來,“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創造了許多發展機遇,這一點顯而易見。尤其是中國的鄰國老撾,正如諺語所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首先受益的是新建成的中老鐵路,老撾全國經濟因此得到重大提升。鐵路運營給老撾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使他們對國家發展充滿更高期待。老撾發展前景更加光明,有望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