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23年10月17日 — 博物館是觀察一座城市文化和歷史最好的窗口,在景德鎮,有各種展示這座瓷都千年歷史的藏品。
A foreign journalist takes pictures of a collection of relics exhibited at the Imperial Kiln Museum in Jingdezhen, Jiangxi province. Li Jin / China Daily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景德鎮,瓷器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包括1000多年的窯址歷史和600多年的官窯歷史。它的標誌性地標之一是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外形採用圓形窯體設計。1955年開館,是中國第一個大型陶瓷主題博物館,講述了這座城市從窯具加載和燒制生產,到製作裝飾性文物的整個瓷器之路。
館藏中的明星之一是一件青花瓷花卉紋大瓶,出土於元代(1271-1368年),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同類器物。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收藏了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前206年-220年)和唐代(618-907年)5000多年文物和藏品。宋代(960-1279年)起,中國瓷器在出口商品中位居首位,景德鎮瓷器通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世界各地。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展示了中國陶瓷長遠歷史,而景德鎮官窯博物館則闡述了另一項歷史成就。通過600年的明清官窯歷史(1368-1911年),展示了該市在元明清各朝的窯址考古成果。
2016年建成的景德鎮官窯博物館外形仿照景德鎮傳統蛋形窯體,採用窯磚建造。館內陳列瓷片說明在製瓷過程中,明清官窯工匠在燒制過程中面臨的不斷挑戰,最終成功製造出完美的青花瓷。
景德鎮工業遺產博物館以中國陶瓷產業化為主題。該館建在1958年成立的禦洲陶瓷廠燒爐場舊址上。館內兩面木牆分別代表著民窯用薪柴堆和官窯用木燒窯,象徵著陶瓷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大規模復興。在此期間,景德鎮先後開辦了10多家大型陶瓷廠,包括禦洲陶瓷廠。為滿足需求,這些廠家開始實行工業化生產,保證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1990年代,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陶瓷廠陸續停產,但景德鎮的陶文化傳承下去。如今,通過直播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證明了這座瓷都文化的巨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