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中國三亞,2025年11月13日 — 近日,第三屆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論壇(ISTICF)暨深海科技創新大會(DSTIC)在中國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匯集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參與者,就深海探索和藍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交流思想,促進國際合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一位官員指出,自2023年9月啟用以來,崖州灣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已舉辦近400場學術論壇和科學交流活動,涵蓋深海科技、航空航天融合、先進核材料、生物醫學、知識產權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前沿領域。一個新興的全球科技創新與交流樞紐正在迅速形成。
究竟是什麼讓崖州灣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成為全球研究人員和企業的吸引力所在?答案在於其深海科技研發的創新開放共享模式。
該平台投資20億元人民幣,配備了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專業實驗室,為入駐研究機構和企業提供儀器預約共享、試劑供應、設備維護和危險化學品轉運等一站式服務。這種共享資源模式有助於高效利用大型科學設施,降低研發成本並加強合作。此外,平台還開創了集成的「陸-塘-湖-海」測試鏈,能夠模擬從沿海水域到公海的複雜海洋環境。這使得新型海洋設備能夠進行全週期的測試和驗證。
「在這裡,我們的研發週期顯著縮短了,」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團隊研究員王海洋博士說,他正在從事下一代深海通信技術的研究。「過去,我們必須往返多個地點才能從實驗室測試轉到實際驗證。現在,平台的共享設施和互聯測試環境讓我們能夠更專注於實現技術突破。」
據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一位官員表示,該平台將繼續擴大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和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國際合作。透過不斷完善服務並建立跨學科創新聯盟,旨在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深海科技領域的可持續增長。
來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CONTACT: Contact person: Ms. He, Tel: 86-10-63074558

